本网讯 继12月22日在北校图书馆的讲座成功举办后,23日,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又专门针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问题,为304am永利集团的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奉献了一场题为《“自留地”和“人民公社”--如何做好教学、翻译和科研》的讲座。该讲座于北校六教B103室举行,304am永利集团的教师、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学科带头人郑立华教授主持。郑立华教授对黄荭教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并提醒在场的研究生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向黄荭教授取经。对黄荭教授进行介绍之后,郑立华教授代表法语系向黄荭教授赠送了由我校著名教授黄建华主编并签名的《汉法大词典》。
郑立华教授向黄荭教授赠书
讲座伊始,黄荭教授便向大家阐释了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告诫大家要“知学、好学、乐学”。紧接着,黄荭教授就研究生最为关心的论文写作方法作了详细地介绍。在黄教授看来,要想“多快好省”地完成毕业论文,首先要做到厚积薄发,秉着“读书要趁早”的原则,多读书、读好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在她看来,读书笔记既要做得广,又要做得深;既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又要做到不曲解作者的意图;既要借鉴内容,更要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
等到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便应开始多写、多练、多与他人交流。在进行学位论文创作时,不应拘泥于章节顺序,应由简到难,积少成多,从一篇小文章写起,再到一篇小论文,再到一个章节,将看起来很复杂、很厚的论文分解掉。这样不仅能加快论文创作的进度,更能树立信心。在独立创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同学科其他研究者以及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坚持资源共享,以便突破专业限制,开拓视野,打开思路,保持自身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和前瞻性。
黄荭教授还强调,要想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论文写作,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尤其要把握好重要的时间节点。同时还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保持创作惯性,克服时间碎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遇到困难和瓶颈之时,不应过于追求完美,该冷处理的就冷处理,该回避的就回避,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黄荭教授看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论文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进入科研道路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应该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资源的收集,并给自己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又具有延续性的课题,深入钻研,打入该领域的学术圈。
演讲中的黄荭教授
在解答研究生科研困惑的同时,黄荭教授还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状况进行了概述。她认为现今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科研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黄荭教授就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如何保持自我风格与社会要求之间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她看来,这是一个类似“自留地”和“人民公社”的问题。在顺应社会要求的同时,青年教师也不应放弃自己的风格,应享受“有限的自由”。她告诫青年教师,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平台来获得最大的自我发展。在做学术研究时,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中国特色,切忌一味妄自菲薄。
黄荭教授还提醒大家,要认真踏实地做好一件事,不可盲目相信所谓的权威和排名,要始终保持学术的求真之心,希望大家能“摸着良心做事”,不可被一时之利而惑。
黄荭教授的演讲事例丰富,语言风趣,整场讲座笑声不断,听众反映热烈。
认真聆听的与会研究生
讲座的最后,黄荭教授还对在场听众的提问一一作了解答。
黄荭教授认真解答与会者的提问
讲座后,黄荭教授还和所有与会者合影留念。
黄荭教授与在场听众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