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8年4月18日下午三点半,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的杨国政教授在北校区二教214做了学术讲座《杜勃罗夫斯基的自我书写》。304am永利集团法语系2017级研究生及部分法语系博士生、本科生出席讲座。
杨国政教授是在我校研究生院“名师讲坛”项目下,由我院法语系张弛教授邀请成为硕士研究生课程“法国文学”外聘教师的。他针对浪漫主义以来的自传和自撰问题,向研究生们讲授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
杨国政教授详细介绍了“自撰”(autofiction)这一术语和体裁的创立者塞尔日·杜勃罗夫斯基的生平和创作,举例说明了其成名作《儿子(线条)》(Fils)的写作特征,并对“自传”(autobiographie)与“自撰”的异同做了梳理。他特别指出,即使在欧美文学界和学术界,也存在着误解和滥用这两个术语的情形。他认为,“自撰”作为四十年来法国文学中具有影响力的潮流,是法国文学自身演变的结果,也是法国社会心理嬗变的产物。
杨国政教授莅临我校进行讲座
讲座内容非常丰富,最终用时二小时十五分钟,远超计划的一个半小时。尽管时间已晚,杨国政教授还是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所提的问题,并且赞扬同学们。
最后,张弛教授对于杨国政教授的讲座做了点评。他认为我们可以将“自传”和“自撰”问题放在西方社会与文化演变的大背景之中来考察。启蒙运动激发了个人意识,但同时兴起的主权国家则强化了对个体的掌控和碾压。这种矛盾表现在浪漫主义文学之中,一方面是自传性作品的繁荣,一方面是自怜自恋的流行。但是,“自传”还可以被视为某种意义的“成长教育小说”,主人公生命的过程指向某种意义的成熟,而“自撰”可以视为是“空虚的时代”(利波维茨基同名著作)存在主义小说的退化形式,其主人公的经历不指向任何方向,只是后现代主义式的碎片。因此,“自传”是“自撰”的当代形式,也是西方文化危机的一个症候式表现,可以通过《主体的退隐》(毕尔格著)提供的线索予以考察和研究。
附 杨国政教授简介:
杨国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副系主任、系主任(2000-2010),曾经担任本科生“法语精读”、“法语泛读”、“法国文学史及文学选读”、研究生“法国自传文学”等课程。在诸多学术论文之外,有专著《卢梭作品的自传性》(Jean-Jacques Rousseau, la part autobiographique de l’oeuvre, Paris, L’Harmattan, 2007)、译著《自传契约》(Philippe Lejeune著,三联书店,2001年;重译再版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社会契约论》(卢梭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主编《传记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法语阅读教程》(第三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外国文学纪事”之“当代法国文学纪事”,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三十年”之“1978-2008年以来法国文学研究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