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9年7月9日上午,304am永利集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探讨如何不断完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问题。各专业纷纷介绍自身的宝贵经验,互学互助、共同进步。按照教师们提出的建议,学院请出在大创项目申报、教研项目申报、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有着突出成绩和心得的教师和大家做分享。
意大利语系主任张海虹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的历史和本专业的做法。自2010年起,意大利语专业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大创项目。他们把本科生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大创项目的申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对创新创业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锻炼科研能力、构思毕业论文,项目的申报、科学研究和学习实践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在教改项目申报方面,张老师将自己讲授的课程、本科人才培养和意大利语的专业建设融合在一起。2004年以来,申报成功的校级、省级教改项目共15项。张老师还就项目申报时间、申报书的填写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图1 张海虹老师分享教研课题申报经验
法语系的刘巍老师回忆了工作15年来讲授的所有课程,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详细地分析了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他提出,不论什么课程,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既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打扎,也要不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每次接手一门“新课”,刘老师都会虚心请教该课程的原主讲教师,运用听课、看课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而教师也在课程转换中不断成长。
图2 刘巍老师分享教学经验
学院的青年教师多,在完成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学历。意大利语的李晶老师刚刚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成为该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二位教师。由于专业建设的需要,非通用语的教师在入职时多半都只有本科学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就要投入新专业建设的年轻教师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李老师生动地讲述了十几年来,自己读研、读博的经历,建议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自身的“提升计划”,借助学校和学院坚实的学科平台,抓住机遇,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图3 李晶老师分享经验
多语种专业建设中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适用的教材少,而编写教材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法语系的杨晓敏老师近三年来一直在参与外研社法语中学课标教材的编写工作。她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该教材编写的背景、教材编写小组的组建和编写工作的安排。杨老师认为,团队的分工合作至关重要。承担该教材编写的教师分处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每周都会以电话会议的形式共同商讨确定教材各部分的内容。“每周一次电话会,每周完成一课书,三年中没有间断过”。教材小组就是以这种认真和坚持的态度共同完成了四个级别的教材编写工作。
图4 杨可院长总结发言
最后,杨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并详细梳理了学院十个专业目前的建设状况。杨院长强调,本科教学质量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人才引进、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争取将学院各专业都建设成国家和广东省的一流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