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21日下午,304am永利集团教授系列论坛第二期在六教B405教室举行。本期由304am永利集团德语系刘齐生教授主讲《一切皆“语符”》。讲座由研究生办公室主任臧宇老师主持,辅导员张阳老师协助,304am永利集团各学位点研究生参加。
首先,臧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刘齐生教授,并对刘老师的到来和分享表示热烈欢迎。
讲座开场,刘齐生教授以一个轻松愉快的问题——同学们今天是带着什么符号来听讲座的?——开场引入本期讲座的主题,他希望同学们可以带着“?”来,带着“,”离开,即听完讲座仍有兴趣继续去探究语言学的其它问题,这样才算一个合格的讲座。
首先,带着“我们学习语言学,实际上是在学什么?”的问题,刘齐生教授带大家深入浅出地简单梳理和回顾了语言学的概念和其哲学基础。他强调,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准确的说,语言是认知工具,而交际作用只是其功能之一;而语言学则是一门关于“语言、思维和世界”之间关系的学问,即我们学习语言学,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起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他将法国的笛卡尔体系与德国的黑格尔体系对比分析,从思想本质、头脑获取知识时的状态和知识的获取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讲到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两大阵营——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对于乔姆斯基(Chomsky)所强调的对语言能力的研究,刘齐生教授以婴儿学习语言过程中的表现为例,生动讲解了目前语言学家们所做的研究以及解释了人类与猩猩等动物的差异——意识(Vorstellung)。
随后,借助对功能主义派别所强调的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讲解,即研究人类如何通过语符构建世界和沟通,引出下一个话题“何为语符”。在第二部分中,刘齐生教授介绍了当代语言学的基础科学——符号学及其本质。首先,他对错误的命名说理论进行否定,进而引出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概念及其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关联性。他讲到,事物的名称并非只是一个代号,当一个人说出这个事物的名称,其背后一定隐含着这个人对于这个事物的想象(意识);我们只会认可我们这个语言中联结的意义,而排挤其他的可能性。当我们将其转换成另外的语言,所转换的是我们大脑中的概念,而非目标语的概念;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其次,刘齐生教授对皮尔斯(Peirce)的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皮尔斯的符号学对符号进行了分类:指示符、像似符和象征符。符号作为人类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契约,或者说公约。在这里,刘齐生教授就提出了“两种语言之间是否可以通约?”的问题,并以“翻译”为例,说明了两种语言通约的条件,即译者要将A语言中的观念,在B语言中完全表达出来,这也是,翻译行为应追求的最终目标,而非简单地将A语言“转化”为B语言。
接着,刘齐生教授总结皮尔斯对于语符的三种类型所存在的不同域,即指示符和像似符属于指示域,而象征符则属于象征域,并提出人类的文化交际行为正是由指示域和象征域所组成,以“德据青岛时期”为例,展开了第三部分的讲解。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对青岛的可视语符号系统的一个具体范例的展示,刘齐生教授介绍了殖民者的文化建构,即“再疆界化”概念。殖民者进入青岛后,对当地文化进行解构重建,既保留原有本地文化,又加入自己的东西,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化输入。通过对图片中石碑的放置和上面的中德双语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含有统治象征意义的符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最后,刘齐生教授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自我中心(符号交际系统:‘我-现在-这里-中心’)的意识形态意义”。他讲到,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是一本关于殖民主义的完美符号释义书。借助对书中鲁滨逊教星期五开枪的片段的分析,将文学与语言学的联系,生动的展示给同学们。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包含了许多前面介绍的符号学,例如:指示符(“我用手指了指那只鹦鹉”),等语言学知识,并体现出了在这个情节中,主人公以自我为中心对星期五进行教学中“用手指(枪的延伸)指向猎物”的行为背后,所暗含的交流与恐吓意义。
论坛最后,刘齐生教授表示,非常开心能与同学们就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并强调语言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在此次讲座中有所收获,带着“,”继续以后的学习。